國內普遍的散發疫情和國際地緣政治沖突持續拖累了3月份制造業景氣度。3月31日出爐的最新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顯示,我國經濟運行中成本上升、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的壓力有所加大。其中,成本壓力加大更為明顯。數據顯示,3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均升至近5個月高點,而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業比重較上月上升7.5個百分點至43%,為近10年以來最高水平。不過,多方分析仍認為,這主要是受短期因素影響,但經濟運行仍有穩定基礎。
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雙雙回落
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5%、48.4%和48.8%,低于上月0.7、3.2和2.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降至臨界點以下。表明我國經濟總體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3月份PMI指數出現明顯下降,且落到榮枯線以下,與歷史數據一般特點比較,差異很大。綜合經濟恢復各方面情況,可以認為,普遍的散發疫情是主要原因。應抓緊提高疫情防控精準度,切實減少散發疫情對經濟社會活動的影響,確保穩增長、穩大局不受沖擊。
3月,構成制造業PMI的五個分類指數均比上月下降。張立群表示,新訂單指數重新回落到榮枯線以下,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超過39%,表明需求約束仍然突出。要抓緊擴大內需相關政策的細化落實,特別要抓好政府重大建設項目的相關工作,力爭早開工、早見效。
成本壓力突出,PPI環比預計繼續回升
其他相關指標方面,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均上行。張立群認為,價格類指數繼續明顯提高,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占比超過62%,表明市場供求關系繼續繃緊,產業鏈供應鏈的瓶頸趨于明顯。要精心做好保供穩價相關工作,更多發揮市場價格的調節作用,充分釋放我國能源、原材料生產潛力,確保重要生產資料供給安全和價格穩定。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談到,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上游行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均超過70.0%,給中下游行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介紹,企業調查顯示,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業比重較上月上升7.5個百分點至43%,為近10年以來最高水平。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表示,預計3月PPI將繼續環比回升,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同比仍將延續下行,預計由上月的8.8%回落至8.0%左右。
市場樂觀預期基建投資托底作用
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至58.1%,連續2個月環比上升。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指出,建筑業是3月數據的少有亮點之一。3月建筑業PMI為58.1,環比繼續上行,其中主要是基建的帶動。對于年初以來的經濟來說,擴張中的基建仍是主要支撐點之一。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武威表示,為了促進投資發揮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和指引,并運用包括專項債和引入社會資本等多種手段保障投資建設的資金來源,為基礎設施建設帶來持續動力。同時,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也成為地方政府重點鼓勵的方向,為建筑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有所上升,連續2個月穩定在60%以上,表明金融業走勢穩中趨升。
王靜文認為,3月30日召開的國常會部署用好政府債券擴大有效投資,并決定新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水利工程,這將有利于發揮基建托底作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文韜表示,經濟運行仍有穩定基礎。一是基礎原材料行業回升對宏觀經濟的支撐作用將持續穩定;二是多個行業逐步進入產銷旺季,市場供需有回升空間,企業也保持相對樂觀;三是國家穩經濟大盤力度很大,多項政策協同發力靠前發力,對經濟的穩定支撐效用將逐步顯現。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后期經濟將走向平穩,市場主體應保持充分信心。
轉自:證券時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